目前分類:仙女觀點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來自純樸的南投,日月潭、溪頭美景在這、台灣省政府也在這,除了921大地震令人有椎心之痛之外,記憶中的南投,一切這麼完好。人家說「黑道的故鄉」、「縱貫線兄弟」,那向來都是鄰縣的產物,我們也沒有殺人不眨眼、脅迫簽賭的議長,頂多也只是很鳥不起的出了一任貪污的議長。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南投竟然會因為黑道事件佔盡全國版面。原來南投也有響噹噹的黑道人物(應該修正為響噹噹的更生人)!比起1105規模六的地震所帶來的震盪,不遑多讓,全國人心跟著擺動。

有時候,人類的同情心是很容易被愚弄的。對應在江欽良的身份上,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

吳敦義說,他是曾經年少輕狂、目前改邪歸正的更生人、大善人。

黃文君說,「選舉是一時、朋友是永遠的」,力挺到底(窩裡反到底)

草屯夜市的攤販聲淚俱下地說,沒有他,會活不下去。

林宗男、蔡煌瑯敬稱他為「拜票時遇見的人」。

被害角頭的後人說,他害全家人這十幾年來都活得不好。

李文忠說,他,就是南投的黑道老大。

江欽良的正直指數,由吳說往李說遞減。明明講述的就是同一個人,大家的認知卻是天差地別!我想「利益之共生」,是造成認知差異最大的因素,這和江欽良是否仍然是惡性不改、或者是否已經真心改過向善,完全無關。所以黑的可以說成白的,白的也可以被說成黑的。人情,本來就無法以是與非來論斷。這些站出來說三道四的人,心裡的一把尺又是什麼呢?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0年,職棒開打,那一年我大三,因為對棒球有一份自小陪伴成長的記憶,所以和同學們一起進入球場體驗台灣棒球的光與熱。獅龍虎象各有支持者,因為喜歡李居明、吳復連、王光輝這些征戰好手,再加上「兄弟」這個有氣魄的名字,所以選擇為象加油。當時的台北球場,現在已經改建成小巨蛋,十幾年來的發展,球隊雖更迭不斷,但總算還是延續了下來。

2009年,職棒即將進入第二十年,第五度爆發打假球事件。對於簽賭集團的惡質、球員未能自律、球團管理不善、檢調以案養案等,大家都各有分析。這兩天看到球迷聚集聲援象隊,我心裡也很感動。在這個時候,不管是不是象迷,都會支持兄弟象隊和台灣職棒要繼續發展下去。因為兄弟象代表的不僅僅是中職的一支元老級隊伍,同時也是二十年來的棒球精神的傳承與記憶。也因為台灣人視棒球為國球,熱愛棒球的熱情,須要出口。

有一位資深體育主播說,台灣的職棒甚至職籃,早就應該解散,因為市場規模不夠大,球員薪資與發展都有限,不像MLB美聯、國聯加起來有三、四十隊,這種拿錢打假球的弊端永遠無法根絕。市場機制對於職棒的發展的確有影響,但球團和球迷們不都一直在努力做到更好嗎?運動的精神是在於人類力與美與團隊合作價值的呈現,光拿經濟效益來評估,恐有失偏頗。否則以兄弟象連年虧損的情形,為什麼還一直要堅持下去?

有一位我很敬重的大老評論家,他很嚴厲地批評球團與球員,並且對於中職居然發展到今天這種情況表示「不可原諒」!在場的另一位球員出身的主播反問他:「你曾經到過球場嗎?」這位大老說:「沒有,因為比起MLB,中職技術太差,我不屑去看。……如果曾經去看過,現在失望會更大….」聽到這,我更失望了。如果這些高談闊論、事後諸葛的人是以這種心態來看中職,那我也想問,你們曾經為了中職做了什麼?

曾經到過球場加油的人,絕對忘不了現場的震撼力與情感不設防的聲嘶力竭。囝仔怎麼醜,也是要靠自己帶大,沒有放棄的權利。以具體行動支持這項國民運動,找回屬於台灣人的棒球精神,重振兄弟魂,才是雙贏。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早儒小弟問我,小曹打假球,他會再回到兄弟象嗎?我說:「如果我是老板,就不會讓他回來。」儒小弟說:「我也是」,接著母子兩人也沒有再說什麼,我想打假球的後果和影響,他也是了然於胸的。一個身為統一獅球迷的小三生,知道兄弟象有球員打假球的新聞,表現出來的是關心和對打假球行為的不支持,並不會對敵手嘲笑或因而感到高興。

這幾天的政論節目,所謂「政治評論家」、「資深媒體人」的那些冥嘴,也開始講起職棒,功力實在是無所不能。我特別聽不下去的,是有某幾位冥嘴,把評論職棒簽賭事件,當成是政論節目在談,開口閉口周美青,只因為周美青也是曹錦輝的球迷。他(們)說,這件事最傷心的莫屬周美青。天啊!關心職棒的人,哪一個人的沈重和難過會低於周美青?又指責說,這些簽賭集團的成員居然「敢」讓周美青看假球!

我的想法是,進入球場觀球的人,支持棒運的心和熱忱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一直特別突顯總統夫人的至高無上與尊貴?怎樣,如果不在總統夫人面前做假,犯罪情節就比較輕嗎?接著冥嘴們又花很多時間在說明周美青如何接近棒球?周美青為了觀看總冠軍賽的種種瘋狂行為等等。對於總統夫人表達對國球的支持,我們當然很歡迎。但是這個節骨眼上,大家要討論的是這件事對全國關心職棒發展的球迷的影響、要譴責的是這些簽賭集團的膽大妄為,無論在誰的面前打假球,都是一樣不被容許的!要檢討的地方太多了,難道只能談周美青這個切入點嗎?

中華職棒二十年來的發展,是球團、球員、球迷大家共同支撐下來的,這個運動並沒有因為周美青而曾經特別「尊貴」過。現在出了問題,也應該回到職棒的結構面和環境面檢討後再重新出發。過度討論周美青有多麼難過,於事無補。相形之下,我倒覺得儒小弟的境界比較高。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李前總統宣佈凍省之後,免去院、省二級化之間繁複的行政程序,削去了宋楚瑜簡直要到造反地步的功高震主之權,但是也帶來了中興新村的繁華落盡。

以前我只要說我來自中興新村,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就會說「喔!那是一個好地方!」是的,藍天綠地這麼自然地開展著,行道、房舍這麼井然有序地排列著,生活機能這麼齊備地自成一格。還有道地、好吃的南北口味的小吃美食,在此交會。同時也是民進黨人說的:要服務就找上門,要選票,則是門兒都沒有的地方!

在上、下班期間,就可以看到這個大型花園城市的居民幾乎集體出現,魚貫地往返於廳舍與住家之間,晚上九點一過,整座花園就進入睡眠狀態,不喧囂,靜得連街道奔馳而過的車聲,都顯得刺耳。居民們熟悉得互打招呼,互道噓暖,完全發乎自然。比鄰而居、同事關係、孩子們的同校同班情誼,就是這群居民之間最常見的人際網絡。

曾幾何時,當有人再說起「喔!那是一個好地方!」時,我會再加上一句「是一個適合退休居住的好地方。」純樸、不喧囂的本質沒變,變的是整個氛圍。這個曾經引以為傲的優良社區,因為省府資源的日益流失,人口逐漸外移,光環不在。整座城市變得更靜了,是一種死寂的靜。現在每到選舉,中興新村的再造計畫就會被提起,從早期的中興大學農學院、國家體育中心、中研院分院、國家生技研發園區,到今天聽到的最新說法~成立高等研究園區,永遠是說的比唱的好聽的選舉語言,這個地方已經被消費過太多次了。

但是無論是哪一個計畫,都只是站在如何讓這個空城不要浪費既有空間的再造利用為出發點,最多就是造成當地房價在短期內的蠢蠢欲動。夏鑄九教授也說,「中興新村在台灣政治史中的歷史意義是無庸置疑的,中興新村在台灣規劃史中的歷史意義更是值得保存的。由於政治的原因,中興新村是台灣規劃史中唯一執行成功的新鎮。」至於仙女在意的歷史傳承、文化意象、居民集體意識,則一律被視而不見。

有一年再回去老家,看到進入中興新村大門口的牌樓上的「中興新村」四個金色大字,掉了漆也沒人補;圓環中間的鐘樓,上面那個有台灣圖騰的鐘,居然停下來不走了,也沒人管;省府廳舍兩旁的行道樹,更是雜亂不堪,因為缺乏修剪,綠意不再;大面積的四、五十年的舊眷舍,因為沒錢整修門面,帶動整個社區的加速老化。連國光客運也只剩下路邊的小亭子,而不是以前兩層樓高的客運招呼站。

這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中興新村。老父老母老鄰、老同事、老同學也在,但整個地方不再生氣勃勃,因為沒有新的活力,正隨著時光的流逝而孤獨老去。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李登輝 ○○九年九月八日 (於熊本市)

李建祥譯

一、前 

    紀伊進先生以及各位與台灣友好的熊本來賓,午安!我是剛才介紹過了的李登輝。

    台灣與日本同是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國,島嶼自北相連到南,兩國是最接近的近鄰關係,人與人的交流到經濟的關係都非常密切。但是,台日兩國可以說只重視外在的物質環境,而缺乏了解內在的精神,這是今天台灣與日本文化交流上一個很大的課題。我今天要講的題目「台灣與日本百年來的歷史及今後的關係」,是站在台灣的立場,以這百年來兩國的歷史發展為中心,從政治與文化層面分三階段談起。

    首先是從一八九五到一九四五年,台灣的日本殖民地時代,台日關係屬於一個國家的內部問題;第二階段是從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九O年,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台日關係;第三階段是從一九九O年迄今。

    讓我來說明這三階段的種種變化,到底對台日間的歷史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二、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邁入了近代社會

    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期間帶給台灣最大的變化,就是讓台灣從傳統的農業社會邁入近代社會,而且,日本將近代工業資本主義的經營觀念引進台灣,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成立即是台灣初步工業化的發展,並藉由台灣銀行的設立,引進近代金融經濟,統一度量衡與貨幣,迅速在台灣各地流通。一九八年縱貫鐵路的開通,明顯地縮短了南北距離,嘉南大圳(灌溉水路)與日月潭水力發電場的完成,提高了農業生產力,對於工業化已跨出了一大步。

    行政方面,完成全島統一的政府組織,建立公平的司法制度,這些有形的建設使台灣人的生活習慣與觀念耳目一新,台灣邁進了新的社會。此外,日本又引進台灣新的教育,傳統的私塾逐漸沒落,台灣人透過公學校吸收新知識,例如博物、數學、地理、社會、物理、化學、體育、音樂等,已經逐漸擺脫傳統的儒家和科舉的束縛,而且,理解世界的新知識和思潮,培養出近代的國民意識。一九二五年台北高等學校成立。台北帝國大學於一九二八年創立,因而台灣人得有機會上大學,有些人還直接到內地日本上大學。因此,台灣的菁英愈來愈多,台灣的改變日益快速。近代觀念引進台灣後,守時、守法、乃至金融、貨幣、衛生,甚至新型的經營觀念已逐漸形塑出新台灣人。 

三、台灣意識的抬頭

    在近代化的社會中,由於台灣人受到近代化觀念的影響,接受新的教育,逐漸擁有世界新思潮與新觀念,台灣人察覺自己地位比日本人低,台灣意識因而萌芽了。隨著台灣意識的日益增強轉烈,形成了台灣命運共同體。

    一九二年,台灣人受到西方新思潮的影響,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社會團體,提倡議會民主、政黨政治、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地方自治、選舉、自決獨立等各種主張,要求日本應該給予台灣人應有的權利,台灣人這種政治運動與主張,由於受到日本的壓制,並沒有成功。但是卻產生了「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這樣的思維,且成為台灣人一致的主張,變成戰後對抗國民黨的理念與力量。

    政治性的社會運動力量受到壓制,然而台灣文學、台灣美術、台灣歌劇等也陸續產生,樹立了以台灣人意識為主體的台灣文化。 

四、戰後,國民黨抹殺「日本化」,導入「中國化」

    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採取「抹殺日本化」政策,強迫禁止台灣人說日本話、禁止寫日語,也限制讀日語雜誌、看日本電影等。國民黨去「日本化」的同時,灌輸了中國人觀點的歷史文化,將台灣人變成中國人。

    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在一九四五年以後急遽變化,由於國民黨的反日政策,台灣的年輕人逐漸脫離日本,變得不了解日本了。日本統治台灣的歷史未編入教科書,歷史學者也不研究了。接受日本教育的前輩們不敢公開講日本話,害怕國民黨的眼色。

    在國民黨大中華思想教育下,台灣人的氣質也出現了變化。守法、勤奮、清廉、責任感等美德不在,相反地,中國人的投機性、知法違法、是非顛倒、賄賂特權的習性越來越強,「台灣人精神」一天天消失了。

    在國民黨強力主導的政治體制之下,國民黨代表台灣與日本所建立的關係,結果演變成日本只知道國民黨的歷史與觀點,台灣人的歷史和台灣人的主張變得毫無所悉,但是台灣和日本的經濟往來卻相當密切,藉此維持了兩國的友好關係。 

五、戒嚴令體制與台灣民主運動

    一九四五年十月,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由於特權橫行、導致政治腐敗、物價高漲、社會秩序混亂,經過一年半的一九四七年二月,發生二二八事件,火苗蔓延到台灣全島,國民黨從中國派兵鎮壓,殘殺數萬人台灣的菁英與民眾,讓台灣人陷於恐怖的深淵,不敢參與政治了。

    一九四九年五月,國民黨政府向台灣發佈戒嚴令,不久,中國內戰戰敗,撤退來台。為了鞏固政權,逮捕了許多異議分子,這就是所謂的一九五年以來的「白色恐怖」,加上國民黨以「反攻大陸」作為國家政策,遂行其獨裁體制,而且戒嚴令連續長達三十八年,到一九八七年終於解除了,這是前所未聞的事。各位可以想像,台灣是如何地被剝奪言論思想與結社自由?是如何在不安與恐懼中生活?

    為了打破戒嚴體制,台灣的菁英們花很長時間、犧牲很多人、被打倒也不罷休,不斷奮鬥的結果,國民黨終於讓步了。我,李登輝是台灣人首次當上總統十二年,希望能順應台灣人民的期待,施行「民主化」與「台灣本土化」政策。首先,要解散、終結所謂「萬年國會」,讓中央民意代表(國會議員)全面改選,甚至於一九九六年施行史上首次由人民直選總統,逐漸地落實了「主權在民」的觀念,建立了自由民主的社會,台灣人民脫離國民黨的統治,確立了台灣主體性的觀念。 

六、一九九年後,台灣出現了建立新國家的潮流

    由下而上的民主力量才是改變台灣的原動力,這種力量不只改變了台灣內部的政治結構,也改變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由過去內戰型的對立狀態變成了「國與國的關係」,台灣以平等互惠的立場,希望與中國建立和平互惠的關係。

    這種力量的來源,實際上可以追溯到日治時代。台灣意識萌芽之後,台灣人已經提出了自決獨立的主張。戰後,台灣人遭受二二八事件的災難之後,便開始了這種獨立運動,至一九九年代,國內與海外結合,成為建設新國家的原動力。

    很多日本人受到中國的宣傳與恫嚇,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沒有獨立的條件」。但是,只要來台灣一次,聽聽台灣人的想法、看看台灣充滿活力的社會、感受台灣的自由民至,我想大概就可以了解台灣人為什麼要建立新國家了?

    台灣隔著台灣海峽與中國相對,但仍充滿活力,敢提倡「台灣正名」運動(導正台灣的國名)、公投制憲」、「建立新國家的主張」等,這是「台灣精神」使然。台灣人具備樸實剛毅、有執行力、勇敢,加上具有挑戰性的氣質、日本時代培養的守法、負責、敬業等精神,這些都是台灣人的優點,越是窮途末路(意志)越堅強,即使在威權統治下,仍能確立台灣人主體意識的最高精神。 

七、日本要了解台灣建立新國家的動力,才能建立兩國未來關係

    日本的年輕世代在安定社會中成長,沒有外敵、也沒有內亂,生活得到富裕的保障,但是似乎沒有危機意識、也失去了改革意識。對中國不敢仗義直言、對不公、不義之事亦不敢挺胸糾正,從前日本人具有的那種奉公負責、盡忠職守的日本精神,不知消失到哪裡去了?這是日本社會最大的危機。

    台灣這百年經歷了日本統治與國民黨時代的歷史。但這段期間,台灣人的主張持續被壓迫,台灣人從未當家作主過,但台灣人經過長期奮鬥、犧牲奉獻的結果,一九九年以後,台灣主體觀念成了台灣社會的主流,盼日本方面暸解這股勢力就是改變台灣社會的力量。

    兩國之間的未來是建立在台灣與日本的平等互惠關係上。不要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日本與台灣是生命共同體,亦即日本不能沒有台灣而存在,同樣也,台灣也不能沒有日本而存在,希望各位仔細想想看。

    最後,由衷期盼台灣與日本兩國的國民,好好理解這百年來的台灣歷史的發展、彼此相互理解,讓兩國邁向新時代的未來關係,併謹此為作為今日講話的結語。 

非常感謝聆聽!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前總統應東京青年會議所之邀,九月初訪日進行專題演講,適逢日本國會選舉新政權誕生,李前總統仿效日本明治維新青年志士本龍馬的「船中八策」,對日本青年及當前日本面臨的問題提出建言,呼籲民主黨應在日美協調的主軸上對中國展開有節度的外交,並強化日台關係,以確立國家的自主性。演講內容以古喻今,生動精彩,精確點出日人對政治改革、自主外交的期待,並竭力拉近台日兩國人民情感,全場兩千名聽眾不時報以如雷掌聲。演講字字珠璣,值得吾人深思 !

以下是龍馬<船中八策>與我對青年之建言演講稿全文


 

 

  

李前總統蒞臨東京日比谷公會堂「新日本創生論壇」演講全文

一、前言

   栂野理事長、安藤副理事長、以及各位來賓、各位青年會議所的成員:大家好!我是李登輝。 

今年四月三日,東京青年會議所栂野慶太理事長與安藤公一副理事長,率領多位幹部訪問台灣,當面邀請我在「東京青年會議所六十週年紀念論壇」發表演講。因為是這樣難能可貴的邀請,所以我在想,當面對熱血的日本年輕人時,是否不僅能再度確認他們身為日本人的光榮,同時也能為他們指出如何打破當前日本政治僵局的方法。

剛好,日本剛誕生民主黨政權,我由衷祝福日本國民民意所擁戴的鳩山內閣順利踏出第一步。今後日本能否由兩大政黨順利完成良性政黨輪替,乃至於兩黨政治能否步上正軌、確實生根,完全繫於鳩山民主黨政權是否能夠符合民意進行施政。我個人有點僭越地認為,新任總理大臣第一要務,乃是經常把國民的幸福與安寧放在思考問題的第一順位。

在此同時我也期待,日本能開展更受國際社會敬重的外交政策。日本務必要以日美協調路線為基軸,有節度地和中國交往,並且最好能和已獨立存在的台灣更進一步地強化合作。

面對日本政局如此大的轉捩點,這場演講該做怎樣的發言呢?經過多方深思,我想今天不妨就仿效坂本龍馬「船中八策」的做法,提出個人的淺見。

二、坂本龍馬的「船中八策」

  如果要列出日本順利步入近代所不可或缺的人物,第一位應該就是坂本龍馬吧。當時德川幕府末期,倒幕、佐幕與各藩呈現分裂狀態,倒幕派又有薩摩藩與長州藩這兩藩勢力,後來妥善調停混亂、避免日本遍地峰火的,便是奇才坂本龍馬。他一生雖只有三十三年,卻為明治維新的成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思考現代日本何去何從的人們,內心中也多半仍存在著坂本龍馬這樣的精神,許多作家則用不同的表現方法,述說龍馬的故事。包括「在海面飛翔的龍」、「龍馬奔走」、「龍馬邁步向前」等等,都說明脫離土佐藩進入勝海舟門下的龍馬,到他被暗殺為止的五年之間,幾乎足以繞行地球一周地不斷奔走於海陸行程。他風塵僕僕、忙碌不已、全心全意無非是希望打造新的國家。其中可以說最關鍵的工作,乃是協調薩長二藩有關倒幕行動的歧見。

在此過程中,他所實施的政治活動多到數不完,其中,我想龍馬所留下最重要的政治功績,應該就是「船中八策」吧。從長崎坐船前往京都途中,他認為應促請幕府將大政奉還朝廷,於是他以「國是七條」為底本,擘劃出全新的日本國家藍圖,這便是「船中八策」。若大將軍能理解並支持這份新的建國方案,將政權交還朝廷,日本就可避免內戰而蛻變成為近代國家。龍馬滿懷期望而描繪的日本發展藍圖,「船中八策」內容如下:

一、天下政權奉還朝廷,政令宜出自朝廷;

二、設上下議政局,置議員,使參贊萬機,萬機宜公議而決;

三、聘請優秀公卿、諸侯與天下人才擔任顧問,賜與官爵,宜盡除向來有名無實之官;

四、與外國交往,應廣採公議,立合理可行新規約;

五、應折衷自古來各種律令,重新制定可長可久之大典;

六、應擴張海軍;

七、應設禁衛軍,守護帝都;

       八、金銀物貨應設與外國平均之法。

以上八策乃詳察天下形勢,徵之於宇內(世界)萬國,捨之便無其他濟時(解救時局困境)的急務(方法)。苟能斷行此良策,則皇運可挽回,國勢擴張亦未必難矣。伏願基於公明正大之道理,以一大英斷使天下更始一新。

這「船中八策」清楚說明了,龍馬希望用擁有議會制度的近代國家取代幕府與藩的想法。大政奉還順利推動並獲朝廷認可之後,龍馬欣喜之餘進一步根據「船中八策」,撰寫新政府應如何運作的綱領,呈給朝廷。

明治政府成立後所宣示的五條「御誓文」與政治改革方向,果然遵行龍馬的「船中八策」。

 

三、江口先生仿效坂本龍馬「船中八策」做法給予我的建言

推動明治維新的眾多憂國憂民志士,大概都像在座各位三十幾歲的年紀。德川末期的年輕人,儘管當時所處環境與今日不同,但他們同樣深切感受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這點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不可或忘的是,就像坂本從長崎坐船前往京都途中,將各種改革方案歸納整理成八個條目,當時的年輕人並非只靠一腔熱血做事,而是能了解國家情勢,把國家命運當作自己的使命並展開行動。

坂本的「船中八策」,不分古今地鼓舞年輕人;當年輕人勇於賭上自己的性命去實踐,就會在歷史烙下永恆的印記。

不僅日本,就連住在和日本同樣四周環海的台灣的我,過去也一直受到「船中八策」非常大的鞭策與激勵。

平成九年(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擔任總統的我,全力為台灣的民主化與自由化奮鬥,當時PHP總合研究所社長江口克彥先生仿效「船中八策」的做法,寫了一封信,給我很多激勵與建言。

對我而言,江口克彥社長是非常重要的友人之一,特別是他真的能適確地理解當時台灣內外處境與我的主張,其仿效「船中八策」做法給我的建言,意義非常深遠,給了擔任總統的我非常大的勇氣。

江口社長給我的建言內容非常深入,他充分了解當時台灣的內外情勢與我的國家主張,然後效法坂本龍馬「船中八策」的做法提出建言,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行動。對住在台灣的人民而言,坂本龍馬的「船中八策」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改革方向。這不僅是我所謂的「脫古改新」,也就是擺脫中國政治文化的做法,同時我們也因此強化了榮譽感與付諸實踐的使命感。不過因為時間關係,很可惜今天的演講對江口克彥社長致台灣的建言只能割愛。

 

四、我效法「船中八策」給日本的建言

明治維新乃決定發展方向,促進東西文明融合、協助日本擺脫封建制度而變成近代立憲國家的政治改革,日本因此打下足以擠進世界五大強國的基礎。之後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戰敗國,又從焦土中重新站起來,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政治方面也有非常大的變化,日本蛻變成為民主和平國家,和世界各國建立友好共存的關係。然而,現在的日本卻無法擺脫戰後種種束縛,處於窒息狀態。

我想,眼前正是實施足以和明治維新相提並論的平成維新的時刻。所以,和江口克彥先生一樣,我也仿效坂本龍馬「船中八策」的做法,提出對今後日本政治改革方向的看法,以就教於年輕的各位。

身為台灣人卻對日本國內政治提出意見,我想一定會有人說我撈過界,不過,我想大家不妨當作這是關心日本的外國友人諍言。接下來一一說明。

 

第一議:天下政權奉還朝廷,政令宜出自朝廷。

最重要的是必須先扶正、確認主權之所在。戰後日本已經成為完全自由民主主義的國家,但政治人物、霞關官僚與部分業界團體相互攀結形成的既得利益政治至今橫行,在此情況下,恐怕很難說國民主權已經真的確立。

之所以會讓官僚主導政治,我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總理大臣的領導能力太過薄弱。日本的總理大臣不像美國總統或台灣總統那樣,由國民直接投票選出,而是以小選區比例代表並立制這種特殊方法選出眾議院議員,再由眾議員投票選出總理大臣。總理大臣政策實踐能力弱化,我想原因完全就是未獲國民直接性的支持。

而且,一般國民想要成為國會議員非常不容易。典型國會議員都是世襲,他們即使能力不足,仍可在父親庇護下繼承其選區勢力範圍,而被拱出來當國會議員。亦即,他們沒有強烈使命感,也非矢志無論如何要改善日本這個國家,讓這個國家受全球尊敬。他們成為政治人物,多半只是單純地把成為國會議員當作職業或家業吧。

這種狀況是否已經違背主權在民這種民主主義的原則?此外,正因為如此,即便成為總理大臣的人,也同樣意志薄弱、實踐能力不足,幾乎完全無法回應國民的期待。眼前的情況難道不是這樣嗎?

所以,根本癥結在於,總理大臣並未直接承受來自國民的意見,也就是總理大臣背後沒有國民。此外,正因為如此,總理大臣在國際上無法進行充滿自信的發言或提案,這也成為日本不太能受世界各國尊敬的原因。

 

第二議:設上下議政局,置議員,使參贊萬機,萬機宜公議而決。

在此龍馬談的是立法府,不過廣義上可以這麼解釋,他講的重點是「國家的形式」。今天日本「國家的形式」最大的問題是,都道府縣的行政不論法律面還是制度面,全部被霞關官僚的意向宰制,地方首長完全無法充分發揮實力。

閱讀日本雜誌與報紙可知,近年來日本似乎已出現有勇氣的知事,對國政也漸能發揮影響力。所以我在想,不久的未來,日本應有必要進行轉換,那就是打破霞關官僚體制也就是中央集權體制,建立「新的國家形式」。最近,日本開始有人熱烈討論所謂的「地域主權型道州制」。我想,這個改革方向應可取代日本目前的「國家形式」。

地方的事情全權交給地方處理,各種行政權限與財源都交給地方。然後,各地方根據自主獨立精神推動其個別政策,相互競合促進日本國家整體發展。若要打破社會的閉塞感,我想打破中央集權而進行體制轉換的「以地域為主體」觀念,乃是不可或缺。所以我非常期待,在座各位能帶頭展開打造新日本的行動。

 

第三議:聘請優秀公卿、諸侯與天下人才擔任顧問,賜與官爵,宜盡除向來有

       名無實之官。

不待言,對於不具備資源的日本而言,人才確實比什麼都重要。如何培育能承擔日本未來發展的人才,我想最好的方法是戰前日本的教育。日本這個國家,自古以來民眾擁有高度的精神性,而且能和自然調和,發展出禪與俳句等擁有獨特美學意識的文化與藝術。在這樣的日本文化背景之下,充分理解品格與價值觀的戰前日本教育工作者,因此把教養當作教育的核心課題。這便是我所受的戰前日本教育。

所以我認為,未來日本教育應進一步提昇高度精神性與美學意識這些日本人的特質。而若要達成這些目標,我認為是有必要回顧戰前教育的優點,擺脫戰後的美式教育,回歸日本原有的教育。

雖然安倍內閣時代曾修改教育基本法,今後仍須進一步朝適合日本傳統文化的方向實施教育改革。我認為,日本人的精神性與美學意識應該是可以誇耀於全世界的。

 

第四議:與外國交往,應廣採公議,立合理可行的新規約。

我認為,目前日本外交仍無法擺脫敗戰後心靈創傷所導致的自虐與自我否定的精神狀態。反省當然很重要,然而,過度反省會變成自虐與卑屈,而在自虐與卑屈的精神狀態下,日本不可能有健全的外交。這種自虐與卑屈的想法,只會遭受世界各國嘲笑。事實上,現在我們已經聽不到「值得尊敬的日本」這句話了。

無條件服從美國,以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卑屈的叩頭外交,也就是對別人跪地磕頭之類的外交,完全是和創造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的日本毫不相襯。

特別是,今後日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我想應該就像武者小路實篤說的,「你是你,我是我,但我們是好朋友」,也就是屬於「彼此有距離的關係」。

這句話我在之前一場題為「台灣必須有距離的和中國進行交往」的演講中也曾提及。考量中國將來具有不確定性,日本和台灣都不可被眼前「中國的紅蘿蔔」所迷惑,而應毅然抱持「你是你,我是我」、具有主體性的態度,在此前提下和中國建立友善關係。

在此之前,日本進行外交工作總是唯唯諾諾,接受對方的主張,小心翼翼避免製造風波。但可惜的是,不論日本多麼壓低姿態,外國人仍無法理解,反而看不起日本人的低姿態,嗤之以鼻,我想各位對這類事情都應進行徹底的認識。眼前,日本真的應該拿出自主獨立的意志與力量,有主體性地和世界各國展開積極、堂堂的外交。

 

第五議:應折衷自古來各種律令,重新制定可長可久之大典。

作為國家基本法的憲法應否修正,乃是當今日本非常重大的課題。各位都知道,目前的日本憲法乃是戰勝國美國不希望日本再度成為軍事大國所強加制定的。日本憲法第九條禁止日本再度武裝軍備,因此,日本只能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

然而,事實上,日本自衛隊必須配合美國進行各種軍事行動,簡直就是美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難道不是這樣嗎?

許多愛國的日本有識之士站出來,要求卑躬屈膝、毫無作為的日本政府「向美國說不」,但虛弱無力的日本領導階層不打算傾聽這些意見,即使他們能理解其用意,也還是沒有付諸行動的勇氣。當政治人物都沒骨頭,日本這個國家豈不堪虞?

日本如何才能真正自立?我們有必要回顧歷史,從歷史找到具體對策。在此,我想憲法問題是絕對不能迴避的。

日本儘管眼看著明年就要正式施行「國民投票法」,憲法審查會卻仍未開始發揮機能,完全處於頓挫狀態。即便這次眾議院選舉,也幾乎沒有人認真討論憲法問題。我甚至有種感覺,日本國民之間甚至也完全不討論憲法問題,反而可以說完全忘了這個議題。日本國民這樣對憲法問題毫無關心,漸漸就會讓「作為日本人的自我認同」模糊化,我認為,未來這也將大大地影響國民的精神。

日本憲法超過六十年未曾修改一字一句,在我看來只能說是異於常理。畢竟歷史不斷演變,時代也會變化,日本與日本人所處狀況也有很大的改變,但儘管如此,作為國家根基的憲法卻動也不動的放在一旁,我不禁擔心日本這個國家,不久就會落後於全球與時代趨勢而開始衰退。

第六議:應擴張海軍。

近年來海洋國家日本所面對的世界情勢快速變化。美國單極支配全球的體制已宣告結束,逐漸演變成五~六個地域大國競爭、相互壓迫的多極化國際情勢,特別是西太平洋主導權之爭,中國軍事力量膨脹已造成美國負擔更加沈重。

在此狀況下,如何運用日美同盟,以及日本應扮演怎樣的角色,是日本人必須重新思考的課題。日本民主黨似乎希望和美國建立基於坦率對話而形成的對等伙伴關係,我想這樣的思考模式非常值得予以肯定。

今天,日本真的必須持續以日美關係的重要性為前提,根本地重新思考日美同盟應有的做法。現在日美同盟的狀況是,雙方之中只有一方盡義務,也就是日本負擔未免也太重了。我想,應該不只我有這種感覺吧,年輕的各位看法如何?

 

第七議:應設禁衛軍,守護帝都。

原本龍馬講的是防衛的重要性,但在此不妨稍微改變觀點,談談對日本防衛也有巨大影響的台灣動向。因為如果不能注意、掌握台灣的變化,就會忽略對於日本而言意外的危險。

根據我擔任總統期間所提倡的「建立台灣自我認同」理念,台灣已朝民主化與現代化的方向大大地轉舵邁進。但可惜,二○○○年之後合計三次總統大選,台灣的民主化不僅沒進步,反而退步了。

這便是前不久過世、以撰寫《文明的衝突》聞名的哈佛大學杭廷頓教授(Samuel Huntington)所指出的民主化的反動。反民主的保守派掌握政權,皇帝型統治所導致的腐敗持續進行,國民的權利就會遭受政府侵害,過程中並且出現與「台灣自我認同」背道而馳的中華思想浸透現象。毫無疑問,台灣政局已開始向中國傾斜而扭曲。

就像這次颱風災害,台灣政府的處理方法顯示,當今台灣政權的施政並未站在國民這一邊,令我非常憂慮。

我的看法是,不僅對於台灣而言乃是理所當然,即便日本想確保繁榮與安全,也不能不讓日台關係穩定下來,促進雙方文化交流,加強日本與台灣民眾的精神互動與關心。我希望日本領導階層思考所謂「東亞共同體」架構之前,能更積極地用心重建、強化不斷崩頹的日台關係。

日本人必須認知,那就是如果日本有一點點輕視台灣的心態,就意味著日本這個國家馬上得面臨危機。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看,我認為所謂「台灣掌握日本命運的說法」,並非過言。

日本領導階層有必要認真思考其中的利害關係,是吧?「見樹而不見林」的外交政策必將帶給日本重大問題。

 

第八議:金銀物貨應設與外國平均之法。

最後,談談經濟政策。在我看來,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長期不景氣困境,其根本原因乃是負責日本金融政策的日本銀行,一九九○年代開始實施錯誤的管理與總量控制等措施。

後來日本經濟曾短暫復甦,但那段期間經濟成長終究只是依賴出口,實際上幾乎未曾著手擬定可整合整個國家發展方向的計劃,也沒有在各領域運用國家力量,發展足以領先國際的核心技術。此外,放著內需不足的根本問題不管,日本終於遭遇去年秋天爆發的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破產等一連串嚴重的世界金融危機。

若要打開經濟困境,按理說日本應該設定通膨目標等等,而實施大膽的金融政策。在此同時,說不定有必要用大規模擴張財政支出的方式強化經濟。

日本擁有龐大個人金融資產,而能否建立管道,讓這些金融資產成為投資資金而確實地在市場之中流動,非常重要。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消除國民對將來的不安,不必擔心老年後的問題,政治領導階層恐怕是有必要明確擬定老後醫療、年金與介護等「老後安心政策」吧。若能如此,高齡者應該就會安心地把個人資產提供給市場吧。

進一步言,不僅國內,日本人也應加強海外投資。能這樣做,日本對於世界經濟應該會有很大的貢獻。

 

五、結語

以上乃是個人仿效坂本龍馬「船中八策」所擬定、針對目前日本政治改革的看法與建言。不待言,明治時代與眼前的平成時代,政治、社會、經濟、外交各層面狀況,都有很大的差異。然而我確信,若能以「船中八策」為標竿,重新檢討各個問題,今天的日本青年一定能懷抱榮譽感與自信,實際付諸行動以推行改革。政治必須不斷改革。我想,眼前日本確實必須進行明治維新以來最大的改革。

 

  然而,改革要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各位年輕的國之才俊一定要志氣高昂地展開行動。我衷心期許各位優秀人才挺身而出,為打造美麗日本國家願景而開始動。

不僅如此,我也希望各位在創造東亞更安定與和平的目標之下,構築台灣與日本更好的關係。為了亞洲與全球和平,我殷切期盼,各位日本有為青年都能懷抱高遠理想,積極和台灣年輕人合心合力、相互合作。這是我內心熱切的願望,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能在各位面前表達個人這些心聲。感謝各位聆聽。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吳敦義出任閣揆一事,心中一直ㄘㄚP ㄘㄚ˜•(  (刺刺,不踏實),雖是家鄉出人才,但是心中卻沒有太多喜悅。

工於心計與城府,是他給大家的刻板印象,我完全認同這個說法。他喜歡講「我同他」,「同」這個字,我以為只有古人還是老人才會使用成習慣;在接受訪問時會講「臨深履薄」這種話。出了一個嘴巴有學問的閣揆,也要看看他的行動力如何?

少年得志,當初做膩了高雄市長,一直向中央舉手喊話「選我!選我!」入閣的高調,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但我從不記得他為南投縣做了什麼?

上一次到魚池鄉,走的是國道六號,想起這可是我前前前前老板在立委任內時大力爭取的;後經過集集攔河堰,這些都是當時我跟著委員一步一腳印走過的。現在家鄉出了個閣揆吔!我想以他的個性,未來南投不知道有什麼庇蔭?不要說出現敦義大道,我想大路平、河川通,就好了。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聽過《千風之歌》這首歌的人都知道,不但旋律優美,意境更為上乘,描述人面對死亡時的灑脫與豁達,同時告訴親友:「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化為陽光、白雪、飛鳥、星辰、化為一千種風,永遠守護著親人。這雖是一首逝者安慰生者的歌,但是除了安慰,在意境上,更想要表達的是人面對生死時的豁達態度,並且鼓勵大家活著,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悟死生、知自然。   

前幾天,某電視台做了一個「莫拉克風災實錄」的新聞預告,並且以《千風之歌》為配樂與主述口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當這首歌配合畫面播出時,讓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但並不是那種受感動的情緒使然!在我的想像中,這些死去的同胞對於突然降臨的死亡,恐怕是問號於灑脫、不捨多於豁達,他們並沒有準備好迎接死亡這件事。這首歌也無法表達他們臨死前的真實心情。更反而讓我意識到,既然是帶著那麼多的問號與不捨而離去,又如何叫安在的親人安心?頗有意境的一首歌,此時聽起來卻是這麼反諷!因為歌詞的意境與真實的情境並不相符,我想他們似乎是選錯歌了!

今天又看到他們的當家主播在與央視聯線時,出現詆譭達賴的言論,引發網友訐譙,電視台還為此發出聲明稿。這個電視台這麼傾中,難道不怕選播這首日本國民歌曲,會被中國遷怒嗎?我大概理解自己起雞皮疙瘩的原因了,因為我覺得這個電視台,和人性很疏離。

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 我沒有沈睡不醒
化為千風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     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
秋天 化身為陽光照射在田地間
      冬天 化身為白雪綻放鑽石光芒
晨曦升起時 幻化為飛鳥輕聲喚醒你  夜幕低垂時 幻化為星辰溫柔守護你

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 我沒有離開人間
化為千風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   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
化為千風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   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

台語版/Fr : 花埕日照
請毋通徛佇我的墓頭前 傷心流淚家己一个哭
Tshiánn m
̄-thang khiā-tī guá ê bōng thâu-tsîng
Siong-sim lâu-luī ka-tī tsit ê khàu

那毋知 我無佇遐無佇兮遐 我無沉落長眠
Ná m
̄-tsai, guá bô tī hia, bô tī-he--hia
Guá bô tîm-lo
̍h tiông-biân

我化作風無看見 我化作風 千千萬萬陣風
Guá huà tsuè hong bô-khuàinn
Guá huà tsuè hong, tshian-tshian-bān-bān tsūn hong

穹蒼 下面雲天闊茫茫 由在吹起吹落微微風
Khiông-tshong ē-bīn hûn thinn khuah-bông-bông
Iû-tsāi tshue-khí-tshue-lo
̍h bî-bî-hong


春夏的時 我是燒囉的日頭 照佇作物翠青的田園
Tshun hā ê sî, guá sī sio-lo ê ji
̍t-thâu
Tsiò tī tsok-but tshuì-tshinn ê tshân-hn
̂g

起涼風 徛秋時仔的節氣 我是對天降落的雨水
Khí liân-hong, khiā-tshiu-sî--á ê tseh-khuì
Guá sī tuì thinn kàng-ló ê hōo-tsuí

佇清靜的載起時 我是鳥隻 唱歌共你吵醒
Tī tshing-tsīng ê tsái-khí sî
Guá sī tsiáu-tsiah, tshiùnn-kua kā lí tshá-tshínn

日落西 月娘未出的暗暝 我是溫柔天星守護你
Ji
̍t ló sai, gue̍h-niû buē tshut ê àm-mî
Guá sī un-jiû thinn-tshinn siú-hō lí


請毋通徛佇我的墓頭前 傷心流淚家己一个哮
Tshiánn m
̄-thang khiā tī guá ê bōng thâu-tsîng
Siong-sim lâu-luī ka-tī tsit ê háu

煞毋知 我無佇遐無佇兮遐 我無離開世間
Suah m
̄-tsai, guá bô tī hia, bô tī-he--hia
Guá bô lî-khui sè-kan

我化作風無看見 我化作風 千千萬萬陣風
Guá huà tsuè hong bô-khuàinn
Guá huà tsuè hong, tshian-tshian-bān-bān tsūn hong

穹蒼 下面雲天闊茫茫 由在吹起吹落微微風
Khiông-tshong ē-bīn hûn thinn khuah-bông-bông
Iû-tsāi tshue-khí-tshue-lo
̍h bî-bî-hong


我化作風無看見 我化作風 千千萬萬陣風
Guá huà tsuè hong bô-khuàinn
Guá huà tsuè hong, tshian-tshian-bān-bān tsūn hong

穹蒼 下面雲天闊茫茫 由在吹起吹落微微風
Khiông-tshong ē-bīn hûn thinn khuah-bông-bông
Iû-tsāi tshue-khí-tshue-lo
̍h bî-bî-hong

穹蒼 下面雲天闊茫茫 由在吹起吹落微微風
Khiông-tshong ē-bīn hûn thinn khuah-bông-bông
Iû-tsāi tshue-khí-tshue-lo
̍h bî-bî-hong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永遠的李登輝 by 老包
  
    
親愛的讀者,上星期我談到這一場慘絕人寰的「八八水災」,讓台灣社會徹底認識馬英九的人格特質,是屬於那種「自我感覺高貴」,而無大眾同理心的異類;但問題是這樣的異類,卻能在近十年來屢獲多數台灣人支持,一路挺進,既當選兩任首都市長,也當選總統,甚至接下來分崩離析的台派,也很難擬出一套大戰略,來對抗這一股反台惡勢力──我因此有「飄浮的台灣人」,這樣的感嘆。

   
在上個星期發生馬英九反嗆災民的傲慢事件之後,一個星期來,又接續發生馬英九將責任推給災民,指災民「死守家園不肯撤離」的耍賴事件,然後是一連串我行我素的馬氏風格,包括:拒絕美、日等國緊急奧援;與中國展開救援套招;馬氏團隊悠閒看待災難發生,閣揆與閣員談笑風生;救災體系隱形,中央政府像局外人,全靠民間自力救濟……,種種令人髮指的吊兒郎噹。這下子連國際重要媒體也看不下去了,紛紛開拔抵台,要實地探查這一樁世界奇譚。
 
   
災後第十一天,馬英九被迫召開大型記者會,公開向國人鞠躬道歉,但依我看來,這個深深鞠躬道歉的動作,並非內心真的有什麼歉意,而只是他把過多的傲慢,稍加修飾後,端出來的鏡頭表演而已。試舉一例好了:有人提到閣揆劉兆玄在救災的緊要關頭,仍悠哉跑去「染髮」的爭議事件,馬英九的回答是劉兆玄「只是去理髮,不是什麼染髮」,試問,這會是爭議的重點嗎?根據那位親近馬系人士的爆料,他是說閣揆在災後第三天,跑去染髮,「還講電話講得很開心」,是在描述一個悠閒的若無其事狀態,而非「有沒有染髮」的鬥嘴。馬英九身為國家元首,他對事件的理解,竟是這般的幼稚與糾纏不清,實在叫人倒盡胃口。
 
    
因此,這樣的道歉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就好像陳水扁在爆發金錢醜聞之後,也道歉了很多次,但最後他卻試圖牽連更多人,來轉移他給外界的惡感。然而阿扁的惡,所影響的也只是本土派重新再起的氣勢而已,馬氏的惡,卻很明顯的在影響台灣整體發展的氣勢。我相信現在很多人對這兩個前後任總統,已有相同的大失所望感覺,這可從不分媒體屬性,口徑一致對李登輝「想念特別多」,看得出來。倘若到了二○一二年,李登輝不是已經九十高齡,或者李登輝雖已九十高齡,但仍生龍活虎──我想,不分藍綠,一定有不少人願意支持他出來再選總統,而且當選的可能性會很高。

   
這顯示一種時代的失落感。李登輝並不是一個喜歡「造神」的政治家,他也從來不去自我造神或宣揚,但這一陣子大家紛紛把他在十年前,處理九二一大地震危機的經驗,拿來印證當今馬英九的昏庸,顯然就是社會遭受政治打擊的「創傷症候群」。人們因為無法忍受陳水扁的「以權賺錢」惡行,選出一個馬英九來洩憤,但他們不知道,這一來竟把已經略有軌道的本土政權也終結掉了,人們的生活價值觀,正面臨更大的衝擊。在陳水扁時代,人們固然也感受到權力的傲慢,但是拿來和馬氏權力的傲慢相比,卻是光亮皮鞋踩到狗屎,與土石流淹到你家門口的差別。這兩個人都會令你大罵出口,但你所受的實質傷害卻很不一樣。李登輝當國家元首時,就很懂得某種執政藝術,他在一九九五年六月九日以現任總統的身分,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題目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後來證明這一場歷史性的演說,並不是一般政客常有的「作文」表演,而是他發自內心的信仰──因為到了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他就做給大家看了。   

 

現在大家都在談李登輝在那一場大地震,每一個小時及每一天,李登輝是如何在帶領國人面對一場大天災,但很少人會注意到那種領袖氣質,乃是千錘百煉出來的。當李登輝到了災難現場,他看到災民後,有幾次就說:「心很痛,眼淚要流出來」,他不是在政治表演,而是真情流露。相對的,馬英九卻是一再與災民對嗆;災民哭訴「要見到總統怎麼那麼難」,他嗆回去「你這不是見到了嗎?」災民哭訴「我的父親死了、沒了」,他嗆說「我的父親也死了」,到最後乾脆責怪災民拒絕撤離,才造成損害(當然不是事實)。同樣是國家元首,臨場表現大不相同,這就是氣質的差異。在公元二千年,我看到李登輝很小心的安排好政權和平轉移後,五二○那天瀟洒的揮揮手離去,那時的陳水扁,正沈浸在權力高峰的喜悅中,但有時我會想到「領袖的氣質」這幾個字,總是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李登輝後來接受大家的建議,偶而也會對陳水扁講一些經驗及建議,我們說是形而上的「傳承」,但很顯然阿扁是慧根不足,因為他比較聽信週邊那些小朋友的中傷,常說那是令人討厭的「下指導棋」。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會責怪阿扁週遭那些小鬼不懂事(包括新潮流的邱義仁,也是典型的反李大將),但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其實是阿扁自己的問題,他週遭那些人只不過為了討好他,就把格局做小了。就好像今天很多對馬有期待的人,會責怪馬週遭核心人士如何如何,但其實是馬英九自己的問題,所謂「核心人士」,也只是投其所好而已。李登輝當年曾好意公開提醒阿扁,當總統常會碰到必須孤獨下決斷的險境,「就好像爬到觀音山頂,背後沒有依靠,眼睛看出去又都是驚險的處境(指臨海懸崖)」,用這種比喻來形容國家領導人的特殊處境,李登輝為了加強語氣,還說哪一天他要帶阿扁去「爬觀音山」。

   
我想這是陳水扁時代,李登輝所能貢獻的,最好的一句智慧語言,至於說要帶阿扁去爬觀音山,更是一種疼惜有加的真情流露。阿扁始終沒有對這件事公開回應,他有一個幕僚說曾經私下問扁的看法,扁的回答是不以為然:「我並不覺得孤獨,我有人民當依靠」,我聽到這個反應後,就覺得真是對牛彈琴了。這也和馬英九說劉兆玄「只去理髮,沒有染髮」那種死不開竅的反應類似。從公元二千年後,我們的民主環境創造出了陳水扁、馬英九這兩個總統,兩個人都讓大家大失所望,但我們不必懷疑民主的價值,反而應該去思考,如何運用民主價值,來使台灣反敗為勝?在馬英九所謂「道歉」記者會後,國際重要媒體都已徹底看扁馬英九,CNN乾脆用「這個傢伙」(this man)來稱馬英九,華爾街日報則替台灣人著急,因此甚至赤裸裸就說:「現在的問題是民進黨能否在2012年之前,有所作為」。可見全世界都在為台灣祈福,但願可以早日趕走馬英九;而我們則應為民進黨及台派內部祈禱,但願接下來可以有個人文氣質與哲學信仰兼具的菁英出線,而不再是陳水扁式膚淺風格,更祈求唯一的本土報,別再用你那一套淺薄手法來抵制優秀台灣菁英了(我聽說謝長廷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時,曾要求拜會該報老闆,卻被無情拒絕),讓大家能團結發揮力量,共同走出自卑困境。
 
   
最起碼台派人士現在可以稍稍抬起頭來,不必像過去那兩年,大家齊被陳水扁因素逼得抬不起頭──而令我們還有點面子的,不就是往昔連本土報也不太買帳的李登輝嗎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馬政府救災的荒誕言行,連飽讀詩書的阿爸也火了!有傳統士大夫觀念的阿爸,罵人時的用詞遣字也十分不見血,他只講了一句:「他根本不應該活在台灣!」來表達憤怒之情。

阿爸從菜市仔買早餐回來,他說,馬政府拒絕外援是因為顧及中國。我問說:會不會太陰謀論了啊?怎麼可以如此罔顧人命?阿爸斬釘截鐵說:錯不了!這是在民間的耳語。

花拳繡腿治國,果然一試就漏氣,但是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一份民調中,讓人民覺得最有信心來救災的人,依序是李登輝、宋楚瑜、蘇貞昌,馬英九只獲一成肯定。但是我們無法請前三名來救災,他是不是就吃定台灣人民會包容他如以往?

在國際記者會上,我心裡暗自祈禱,他是總統耶!千萬不要說著說著就流下眼淚,他的眼淚一點都不值錢,也不會有人憐憫他,只會讓人看穿他內心的恐懼與無助。

從九二一東興大樓倒塌、納莉颱風癱瘓台北市,他對救災應該是很有經驗才是!對,他有經驗到第一時間的制式反應,還是如以往打給他最熟悉的台北市消防局局長,請求支援膠筏。這,就是我們的總統。

一場風災,像是官場照妖鏡。想起阿爸的名言:他根本不應該活在台灣。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比小林村更偏僻的高雄縣那瑪夏鄉、台東縣的太麻里鄉、屏東縣的伊拉部落、南投縣的信義鄉神木村,都是風災受創嚴重的地方。向來把原住民利益視為第一要務,宣稱花大把時間在原住民部落而導致在立法院出席率爆低的高金素梅委員,這會兒正忙著在東京靖國神社抗議,要迎回祖靈。在台灣,日本第一波捐款四百萬元到位。

馬英九單槍匹馬視察災區,一句「你不是見到了嗎?」回應苦等的災民。身邊沒有部屬隨同,讓他直接面對第一線,但又能做什麼?面對災民無語、連基本的承諾都無法給。要學人視察,這一點比當年的宋省長還不如。

八八水災視察被批!王清峰回災民:至少可讓你發脾氣。我看王部長還是回去辦公室研究一下緊急命令和與災害防救法的適用性,然後再把利弊再告訴一下馬英九。讓他可以告訴全國民眾在不頒佈緊急命令的情況下,到底救災會不會受影響?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渺渺」退出墨爾本影展一事,台灣片商強調,完全是基於影片的「商業考量」,所以退出影展,希望外界不要把這件事政治化。對於有人把「渺渺」的退展,貼上是配合中國行為的標籤,感到非常的無奈,他認為這類的「政治紛爭」,不是「單純的電影人」應該承擔的。

其實「單純的電影人」想得也真多,在商言商、文化交流本無可厚非。一般人不會做出有傷國格和對抗人權的事,何況是拿國家補助金拍攝的「國產」電影長片,其實在退展的那一刻起,動機已經是政治化了。即使不拿國片輔導金,台灣人都不可以讓自己的國格吃鼈。這不是「政治紛爭」,而是普世常識。

昨天晚上看到電視報導,片商不耐煩的激烈回應讓我嚇一大跳,這是在做危機處理還是火上加油?今天就乾脆把責任推給香港片商,說是負責海外發行的廠商沒有告知他們有退展的動作。他要怪誰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他是站在普世價值的這一邊來思考,他認為香港片商不對,也可以表達嚴厲指責的立場,但是他沒有,是他(們)讓「渺渺」政治化了。

「渺渺」講的「世界太大 夏天太短 我只想跟你 一‧起‧旅‧行」的小女生故事,並不是政治議題,為什麼要怕影響在中國上映的機會呢?文化人不能把「文化」無限上綱,把文化搞得就只有自己懂得、自己欣賞就好,其他的不重要。不能說做文化的,就高尚到要揚棄普世價值。這種文化立論誰能接受呢?。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稱台灣為美麗島,就地形而言,台灣是一個島,與對岸的大陸強權是一個對比,這個島,是個有主權的國家。

國民黨人士的「島內」說,充滿了降民、附庸的想像,讓人聽了頗不以為然。吳育昇也公開說,稱台灣「島內」是約定俗成,不影響我們的主權。照他的邏輯,慘了,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省,也是世界各國與中國的「約定俗成」,難道也不影響我們的主權嗎?

我們在講台灣這個島的概念時,是把台灣當做一個「島國」,我們則是島國的人民,這是一個涵括主權與獨立國格的說法,帶有神聖的意義。但是這個島字,從國民黨口中講了出去,因為了解他們一貫的思維,所以自然有被矮化的聯想。馬區長頓時變為馬島主,不知道是升職還是降職?

就像現在還一直有人在講「全省」,哪來的「省」,現在台灣省政府的實際管轄權,令不出省主席辦公室。島內與島國、全省與全國,雖然只差一字,但卻失之千里!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的黑白集,以「誰怕成龍」為題,說「他只是一個愛發表意見的藝人嘛,成龍有那麼大威力嗎?」….「有尊嚴的台灣人,總不會被批評一句「太亂了」就民族自信心受損吧?小事一件,誰怕成龍?」全文看來似乎是在批評成龍,挺台灣人,其實反而是在為他找推拖之辭、企圖矇混真正的是非。

這篇文章不討論成龍的言論本質是否傷害了民主的真諦、對台灣這個國家是否夠尊重以及他身為港、台官方活動代言者的適格性,卻以「戲子之言無大礙」的評論方式,企圖來告訴大家這沒什麼,藉以安撫台灣人向來「聞政治就膽怯」心態,還叫大家不要怕,好像台灣人從以前到現在,就是習慣頭被hu hu之後,就沒事的順民。這種避重就輕的兔脫之計、想要保全成龍的私心,也未免太笨拙,真的把台灣人給看低了!

大家今天之所以不爽成龍,不是因為怕他,也不會因為他「鼻屎大」的發言,就感到民族自信心受損,話說回來,台灣人爭取自由民主的歷史這麼輝煌,怎麼會這麼容易就受損?成龍他賺台灣人的錢,卻在言論上吃盡台灣人豆腐;自許是台灣女婿,從來不知道他為台灣的民主貢獻了什麼,卻只會冷笑說台灣的選舉結果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享盡民主自由發展之後帶來的榮華富貴,卻講出這種與世界民主潮流背道而馳的話。這才是大家要躂伐之處!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隻二手勞力士表的買賣,讓當年令人髮指的陳進興事件又勾起大家塵封的記憶。陳進興的兩名稚子,在宗教慈善團體協助下,2003年在美國找到收養家庭,兩兄弟已上中學,英文呱呱叫,並且受洗為基督徒,看來適應良好。

    一想到生母和其他親友現在的落魄,就非常慶幸兩兄弟當初有機會得以重生,無國界的愛讓他們可以從此遠離傷害。否則以台灣的人情風俗,帶著這種原罪的小孩,勢必一輩子受人指指點點,無法重新做人,又或者乾脆自暴自棄、壞上加壞。

    我不知道兩兄弟在宗教力量的帶領之下,將來會以怎麼樣的態度面對這件事?其實我寧願兩兄弟永遠不要知道這件事,甚至不要回來台灣面對這件事,有人會說「孩子是無辜的」,但也勢必有人會高喊「父債子還」,我不認為台灣社會能給兩兄弟一個公平的立足點與氛圍。

    媒體報導說,當初居間協調的黃明鎮牧師計畫按照陳進興的遺願,在孩子十八歲時,將南非武官送給陳進興的那本聖經,轉交給孩子作為永遠的紀念。那本聖經能帶給孩子什麼樣的「紀念」,為了了解這份「紀念」,到時候才十八歲的兩兄弟,必須得重新面對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沈重過去。或許就像聖嚴法師開示的說:了解它、面對它、接受它,最後才能放下它。但是從了解它到放下它,須要多少的努力與自我沈澱,我居然開始無由地為兩兄弟擔心起來了。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王雪峰的「回歸平淡」、「體驗平(貧)民生活」的新聞,嚇到了大家。雖說政治是一條不歸路,政壇明日之星、立法院的漂亮寶貝,在卸下光環之後,選擇的人生路竟是這麼不堪!

看到王父的落淚、前男友說「王雪峰的先生應該要去工作吧?!」王婆的不耐煩、昔日戰友的不捨,她只是平心靜氣地說,別為我擔心。在這件事情上,看到「是非成敗轉成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人生造化。原來高學歷、高知名度、終究也不代表什麼。權力高峰之後,也得學著快速適應平民生活 

中高齡、高學歷、高知名度,又失業的人,在找工作時可能真的會考量「身段」上合不合適的問題。或許王氏夫婦也是如此。還真慶幸自己雖是「接近中齡」,還好學歷普通、沒有知名度,在規劃自己的職場時,顧慮不用這麼多。

我看到頭好壯壯的王作良,窩在媽媽和老婆的身邊,說自己專長太少,找不到工作可以持家。雖然說現在是女男平等的年代,持家是夫妻共同的責任,但是站在女人的立場,總希望男人能夠成為家人的肩膀、能夠在他的羽翼之下憩息。還好吳良人目前可以讓我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雖然景氣不佳,他也會說,如果做得不如意就不用勉強,他還可以養我...

良人,所仰望而終身也。或許王雪峰真的覺得他現在過得很好,(至少每天都可以和老公在一起喔!)我們卻在一旁喊燒!新聞發燒過後,他們還是得重新面對自己的生活,但是有了大家這麼多的關注,他們恐怕也無法輕鬆以對。

(來自某山區的gossip)

剛在山上吃早餐   接頭巷尾都在講王雪風的事

她婆婆每天都來煤歸成(註:玫瑰城)市場這里簡只鄉

接頭向緯對他婆婆印巷不好    據說房子有十幾動  她婆婆收只鄉態渡不太好

昨天才跟市場果貪吵假  所以有些灘範都不想給他

他們住的是喜洋洋社區透天促   他婆婆每天都來沒歸成幾趟   你也知道  這父近沒歸最大

早餐店老闆是好人   吃完早參  泡察還順便請我們喝     但他們也不太喜歡他婆婆

接頭向緯都在虧她婆婆     他先生與女兒在美國不想回來

還有最後一個很惡獨的說法     老阪說每次她婆婆快到市場前   市場某人家的狗就開始吠

  那之狗很乖 從不對人費    我剛也有看到那之

我剛多怕記者跟她婆來沒歸   因為我沒話裝被拍到怎麼辦

(完)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失業率居高不下,惹得民心不安,也讓馬政府灰頭土臉。先是「馬上上工」計畫、「無薪假」員工緩徵所得稅、提高育嬰津貼等。最新的方案是「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由學校媒介應屆畢業生到企業實習一年,每個月的薪資為26190元,政府買單。

同事拿了一份方案給我,目前加入該計畫的學校有政大、輔大、台科大、央大、元智等學校,如果連這些名校的學生都得靠人力媒介才能覓得工作,那其他名不見經傳學校的畢業生怎麼辦?政府的重點大學計畫不都白做了?

我想此舉是為了降低六月畢業潮可能帶來的高失業率,讓帳面上好看一點,畢竟又要選舉了。政府救了應屆畢業生,但是那些剛從校園出來的一兩年、還欠磨練的半新鮮人怎麼辦?還有那些已累積歷練與經驗的中高齡人力怎麼辦?這些夾心人,在政府針對某些族群的給予特定補貼以及企業在節省人力成本、能拗政府資源就拗政府資源的考量之下,註定是會被犧牲。

現在景氣不好,就業市場的缺就這麼多,鐵定會有排擠效應。政府不想辦法把餅做大,只挑人力資源重分配的工作來做,讓這些人有工作,那那些人不就沒工作?失業率還是高啊!到底是加惠了誰呢?

小艾觀點~

教育部推出「大專生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結果企業開出的缺額千奇百怪的職缺
這件事艱苦到誰 又爽到誰
小熊並非以經濟學者自居
但有些問題只要用膝蓋想就夠了


到底實習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依照政府美意的方案內容看起來 每月每名補助26,190元
充其量就是在學學生的短期打工機會
好 請問在學學生和剛畢業的新鮮人或剛工作的薪資市場區隔在哪裡
剛畢業的新鮮人的起跳月薪真的有比26,190元高很多嗎
(當年小熊剛畢業第一份工作時 才領25,000元)
這種短期打工的確可以讓三萬多在學學生 可以暫時工作一年
對於個人經濟上是有幫助 因為的確現在大家都很需要錢和工作
如果政府美意要救失業 要嘛就要完整對所有失業人口有好的規劃
而非拿錢救一波 卻壓死了其他就業人口的需求
這樣的照顧是否公平 實在值得商榷


以能力來說
在學學生能力真的都高到可以比剛畢業的新鮮人或剛工作的人還要強嗎
這些剛畢業的新鮮人或剛工作的人就得淪落到自己找不到工作的窘困
而在學學生卻能有政府的恩德有機會搶先進入企業
如果政府沒負債 台灣的錢又可以像二氧化碳一樣只會多不會少
那怎麼救 真的隨便
最好是實習完 失業率就可以下降


再回來說實習的本質
小熊讀書的那個年代 因為科系要求
所以我們要去實習拿學分才能畢業
當然也沒有薪水 因為這是學校課程的一部份呀
正因如此 學生在在學時期為了求畢業
大家都卯起來去挑選理想的單位去申請
那些單位並非申請就有
這種競爭力是不是應該早就該培養起來呢
如果說 現在大環境很爛 政府是不是要想辦法讓學生及早培養出競爭力
而非在過於保護的環境之下去單方面只救這一波學生而犧牲剛出社會的人呢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知道是哪一位高人指點,讓賈靜雯以「受難媽媽」的姿態召開那要命的記者會?這火一點著,鐵定峰火連三月,而且一點好處都沒有!(除非是為了自己的復出搞噱頭)

這場記者會可算是做足了架勢,事先先預告要開婚變記者會,現場有民意代表、專業律師隔空、隔海宣讀賈靜雯的權利,還讓他讀了一封給天使的信,可能是賈靜雯的演員身份深植腦海,雖然他真情流露,但是我總覺得他是在演戲。我也是媽媽,說實在的,看了滿反彈的,沒有感動,只覺得小孩可憐。

不解的是,婚姻問題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解決?明明知道站在螢光幕前是你的強項,偏偏挑了這個你最熟悉的媒體優勢,也是男方最想你離開的舞台來處理感情的事。這麼一做,就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了,因為大家開始議論,媒體開始公審,不論是同情你還是孫志浩,都會造成你們心中的壓力,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最笨的方式。你真的以為整個台灣,整個傳媒都會挺你嗎?大家嗜血得很!明明就是兩個當事人要處理的事,搞得家長、世交都得出面互嗆,什麼「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言詞都出籠了,現在醜事一樁一樁被扯出來,愈搞愈難看。

當然兩位的感情出了什麼問題,我們也不甚知之,但是把它公眾化之後,還想怎麼善了?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看到鄒景雯小姐寫的「一張最該寫的」文章,心中忽然BLING閃了一下,他說陳前總統寫東、寫西,就是沒寫給最該寫的「自己」。 ….陳水扁留下了很多問題沒有解答、很多疑點沒有交代…. 八年下來,陳水扁究竟留下了什麼? …..至今沒有看到陳水扁自己誠實的面對自己。 即便與企業界交陪的,都是「政治獻金」,不是「佣金」,為何要匯出海外、存於子女名下?當初清廉執政的承諾,現在對其支持者無愧無悔嗎?民進黨背負沉重的「貪腐」包袱吃力前進,這又是誰丟下的?    

難道自由時報要轉向了嗎?決定和扁切割了嗎?終於認清台灣利益高於挺扁利益了嗎?長期以來,讓扁家的醜聞可以以「政治迫害」的面貌出現,讓扁家的醜態得以在「愛台灣」的保護傘之下被遮掩著,讓台灣的民主價值與台灣人的自尊繼續被看衰、踐踏,自由時報可算是「功不可沒」。

李登輝批扁,被假本土之名、行利益交換之實的政客合力批罵、出走抵制;李筱峰教授的一篇文章〈這個家族比國民黨更可惡〉,觸怒了部份挺扁民眾,還被辱罵是國民黨的『抓耙子』;本土社團串連挺扁,如「鼓勵扁投身選舉救台灣」這種邏輯不通的言論,更不勝枚舉,總之,救扁就是救台灣、扁在台灣在。我一度以為台灣主體性即將分崩瓦解、多年來建構的本土力量面臨渙散,所以我再也不抱任何希望。

當然鄒小姐的這篇文,並不是大地一聲雷,具有那麼決定性的震撼效果,但是出現在自由報端,還是可喜可賀,因為愛台灣並不是一味挺扁,須要更多的反省與謙卑。我也期待未來可以透過更多理性的對話,讓台灣的民眾了解,批扁的人,也是愛台灣的人。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的夫人陳月卿為新書宣傳前往北京。由於他是首位現任國安首長之妻訪問中國,政壇並認為,可能為第一夫人周美青的中國行測試風向,引發關注。陳月卿女士在接受訪問時說,「我沒有想到必須事先報備,我能不能去美國?能不能去東南亞?難道我就應該守在台灣嗎?說得似乎言之有理,民主的台灣保障他的旅行自由,也希望他記得他是從民主台灣來的自由作家,而她的先生則是「中華民國」政府官員。 

我曾經到中國,在出關時,特別選擇「外國人通道」排隊通關,公安看到我手上拿著台胞證,便走過來示意,要我去排「本國人通道」。為了這一刻可能發生的情況,在行前我已自我演練不下好幾次,我的掙扎點是,希望自己的行為選擇不要影響到朋友的工作。我回公安說,那邊人排得很長,我排這邊比較快,公安看我不為所動,又再度示意叫我過去「本國人通道」排隊。我接著就回他,這邊就快排到我了,我在這通關就好了,就是一幅不想動的樣子。公安看我這麼「牛」,也就沒有動作,但一直盯著我看。後來出關後,排「本國人通道」出關的友人早在一旁等我,還問我「這樣你高興了嗎」?我心裡沒有驕傲、沒有開心,對於友人近似挑釁與嘲諷的言語,我也不放在心上,就很平常心,因為我知道他們人在屋簷下,必須折衷些什麼。

我很想知道,陳女士在國格與自我認同的考量之下,是走「本國人通道」還是「外國人通道」?(如果是公務通道,他是去洽公嗎?那可是大條新聞了!)如果他是一般百姓身份,可以選擇自己認為便利的方式,但她是馬政府頭號國安首長的夫人,大家不可能只單以作家的身份看待他。這種通道問題,都可以這麼困擾著我這個小老百姓,我這個承認馬英九是我國總統、蘇起是我國國安局秘書長的小老百姓,那麼,陳女士心中又是怎麼自我定位的呢?她走的是哪一條通道呢?我真的很想她交換一下通關的經驗。

wl052808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 2